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宁夏日报周刊 -> 建设美丽新宁夏
和润一家共育团结花
2020-03-13 10:51:06   
2020-03-13 10:51:06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初春,风和日丽、大地复苏,温暖的阳光倾泻在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和润村移民点上。驻村第一书记代良兵和村干部商量完春耕的事后,向疫情检查点走去。自疫情防控以来,代良兵和村里的回汉群众一道守护村庄安全,谋划春耕生产,生产生活一如既往地进行。

  “和睦、能干、祥润。”这是代良兵驻村一年多来,和润村村民给他留下的印象。

  和润村的故事还得从2013年9月说起。当年,来自原州区寨科、炭山、黄铎堡等3个乡镇56个自然村的2680名群众作为县内移民,搬迁到原州区黄铎堡镇的生态移民安置点。

  新的家园,新的起点。人们给移民安置点起名为和润村,赋予美好期望。

  从那时起,和润村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携手开启共同建设美丽新家园、创建幸福生活的新征程。

  “和润村最讲一个‘和’字,只有大家和睦相处,才能干成事。”代良兵说,多年来,和润村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,教育各族群众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,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。

  来自56个村的村民和睦共处,延续“回汉互拜干亲”的传统。回族村干部马国栋认汉族村民苏国堂为干爹,两家孩子按照辈分互相称呼,每遇婚丧嫁娶或重要节日,常常相互走动,宛若一家人。

  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上互帮互助,精通养殖的回族群众积极帮助汉族群众发展养殖产业,掌握温棚种植技术的汉族群众帮助回族群众种植瓜果蔬菜。海全才是村里养殖致富带头人,他每年育肥20多头牛,纯收入8万元以上。他致富不忘乡邻,只要乡亲有意愿养牛,他都热心帮助,传技术、帮资金、找销路,一起发展养殖业。海全才说:“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啥,乡亲们都富了,那才叫真正的富起来了。”5年间,他带动27户各族村民通过养殖共同致富。

  “和润村最重一个‘润’字,村‘两委’的责任就是让各族移民群众的日子滋润起来。”代良兵说,和润村建村初期,政府投资建了234座蔬菜大棚,共有350亩地,村民担心村委会在分地上优亲厚友。了解村民想法后,和润村把土地和蔬菜大棚分成300多份,让村民现场抓阄,结果让大家心服口服。

  近年来,和润村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成立了固原中盛和润畜禽养殖有限公司,与甘肃中盛农牧集团合作,通过定点包销的方式发展湖羊养殖,采取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羊饲养量达1000余只,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。

  为提升村民自我发展能力,村上先后举办起重机驾驶员、家政服务员、妇女手工编制、牛羊养殖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,500多人通过培训拥有一技之长。为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,和润村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11人到养殖场常年务工,人均年收入2.8万元。和润村还与固原三鼎薯业公司、隆鑫薯业公司及正杞红枸杞基地达成用工协议,每年安排200多人就近务工。

  和润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1户1110人,占户籍总人口的40%左右。为了让这部分群众早日脱贫销号,村委会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人意愿,先后帮助建设圈棚200多栋,基础母牛补栏860多头,基础母羊补栏1300多只,落实到户资金400多万元。村委会积极与金融部门联系,为有贷款意愿的2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862万元。

  经过发展,和润村脱贫退出249户1074人,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.45%,老百姓的日子大为改善。但由于先天基础薄弱,和润村成为原州区9个自治区挂牌督办的贫困村之一。

  2019年9月,和润村受到国务院表彰,获得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”称号。“站在新的起点上,我们将团结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凝心聚力、接续奋斗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。”代良兵信心满满地说。(记者  剡文鑫)

【编辑】:王小梅
【责任编辑】:杨洲
【宁夏手机报订阅:移动/联通/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/10655899/10628889】